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铁谱仪的分析流程

铁谱仪的分析流程

  • 更新日期:2023-09-05      浏览次数:691
    • 铁谱仪分析程序一般包括取样、制谱、观察与分析、结论4个基本环节。

        (1)铁谱仪取样

        取样就是用取油工具从管线上或油箱中抽取润滑油(或液压油)样。取样操作必须保证所取的油样含有能反映机器工况变化的磨损颗粒,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铁谱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取样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①应尽量选择在润滑油过滤之前并避免从死角、底部取样;

        ②应尽量选择在机器运转时,或刚停机时取样;

        ③应始终在同一位置、同一条件下(如停机则应在相同的时间后)和同一运转状态(转速、载荷相同)下取样;

        ④取样周期应根据机器的性质和对状态检测要求来确定。机器在新投入运行或刚经解体检修,其取样间隔应短,通常应隔几小时取样一次,以监测分析整个磨合过程;机器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后,取样间隔可加大;此后,当发现磨损发展很快时,又应缩短取样时间间隔。

        (2)铁谱仪制谱

        制谱就是用铁谱仪分离油样,将其中的铁磁性颗粒沉积于玻璃基片上,经固化和清洗后完成。为便于油液中磁性金属颗粒的沉积,对所取油样应进行稀释,即在油样中加入一定比例有机溶剂(例如四氯乙烯),油样与四氯乙烯的体积混合比通常为3:1。

        (3)观察与分析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①定性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谱片上颗粒的尺寸大小、形状、颜色,根据颗粒特征来定性分析设备运转润滑状态,判断磨损类型和磨损部位。直读式不宜做定性分析,因为直读式铁谱仪不能提供关于磨屑形貌、磨屑来源的信息。

        ②定量分析 用光密度测量仪与显微镜配套使用,测出谱片上不同区域的磨屑颗粒覆盖面积,再通过公式算出磨损指数。

        对于旋转式铁谱仪,其定量分析式为IS=AL2-(AM+AS)2式中 IS——磨损烈度;AL、AM、AS——大、中、小磨粒浓度的光密度读数。

        对于直读式铁谱仪,其定量分析式为ID=(DL+DS)(DL-DS)=DL2-DS2式中ID——磨损烈度;DL——代表大于5μm磨损颗粒的光密度值;DS——代表1~2μm磨损颗粒的光密度值。对于分析式铁谱仪,其定量分析式为I'S=(A'L+A'S)(A'L-A'S)=A'L2-A'S2式中I'S——磨损烈度;A'L、A'S——大、小磨粒覆盖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