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润滑脂万次剪切实验仪:破解润滑脂机械安定性的核心技术装备

润滑脂万次剪切实验仪:破解润滑脂机械安定性的核心技术装备

  • 更新日期:2025-03-25      浏览次数:119
    • 润滑脂在机械剪切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润滑效能。本文将深入解析万次剪切实验仪的技术原理、测试方法学及工程应用价值,为润滑脂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专业指导。

      一、剪切安定性测试方法

      机械安定性机理

      皂纤维结构破坏:三维网络架构的不可逆变化

      基础油析出率:剪切后分油量增加表征

      触变性恢复能力:静置后的结构重建特性

      标准体系对比分析

      | 标准方法 | 剪切方式 | 测试次数 | 评价指标 |

      |----------------|------------------|----------|----------------|

      | ASTM D1831 | 滚筒剪切 | 10,000次 | 锥入度变化值 |

      | DIN 51818 | 往复式剪切 | 100,000次| 剪切应力衰减率 |

      | SH/T 0122 | 齿轮泵剪切 | 50,000次 | 粘度变化率 |

      | ISO 19291 | 多模式耦合剪切 | 可变参数 | 综合安定性指数 |

      现代测试技术集成

      原位流变监测:同步采集剪切过程中的粘度变化曲线

      微观结构观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联用系统

      温度场追踪:红外热成像仪(±0.5℃分辨率)

      技术发展趋势

      多场耦合测试技术

      剪切-电场协同作用研究

      振动-剪切复合工况模拟

      智能化升级

      基于机器学习的失效预警

      数字孪生辅助配方优化

      微观机理研究

      小角X射线散射(SAXS)原位观测

      原子力显微镜(AFM)界面分析

      标准化进展

      正在制定的ASTM WK75698新标准

      新增低温剪切工况(-30℃)

      专业建议

      测试方案优化

      对于高粘度脂:建议采用阶梯加载模式

      评价触变恢复:应设置24h静置观察期

      设备选型指南

      | 应用场景 | 推荐配置 | 关键指标 |

      |----------------|------------------------|-------------------|

      | 研发实验室 | 多模式耦合剪切系统 | 支持3种以上标准 |

      | 生产线QC | 快速测试型 | 单次测试≤4h |

      | 第三方检测 | 全自动标准机型 | 通过CMA认证 |

      数据关联应用

      建立剪切次数-锥入度变化数学模型

      开发基于测试数据的寿命预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