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旋转粘度计的测定方法有几种

旋转粘度计的测定方法有几种

  • 更新日期:2025-06-30      浏览次数:33
    • 旋转粘度计的测定方法主要根据仪器工作原理、样品特性及测试场景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目前行业内常见的测定方法及技术特点解析:

      一、按测量原理分类

      1. 同轴圆筒法(Couette 法)

      原理:通过内筒(转子)固定、外筒(定子)旋转,或外筒固定、内筒旋转,使样品在两筒间隙中受剪切力作用,根据扭矩变化计算粘度。

      适用场景:

      适用于中低粘度液体(如油墨、涂料、乳液),尤其适合非牛顿流体(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的流体)。

      可精准测量剪切速率与粘度的关系,常用于流变学研究。

      典型仪器:布氏(Brookfield)DV 系列旋转粘度计。

      2. 锥板法(Cone-Plate 法)

      原理:锥面与平板形成狭小夹角(通常 1°~4°),样品填充其间,锥面旋转时测量扭矩,通过公式计算粘度。

      适用场景:

      适合低粘度液体(如血浆、溶剂型涂料)及需要快速测量的场景。

      剪切速率均匀,能反映样品在动态剪切下的粘度特性,常用于涂料、胶粘剂的工艺控制。

      典型仪器:流变仪(如 TA Instruments AR 系列)的锥板配件。

      3. 圆盘法(Disk 法)

      原理:圆盘浸入样品中旋转,测量圆盘受到的阻力扭矩,结合转速计算粘度。

      适用场景:

      适用于高粘度液体或膏状物(如沥青、密封胶),样品量需求少。

      可搭配不同尺寸圆盘适应样品深度,灵活性较高。

      二、按测量模式分类

      1. 稳态测量法

      操作:设定固定转速(或剪切速率),待扭矩稳定后读取粘度值。

      特点:

      适用于牛顿流体(粘度不随剪切速率变化),如纯净水、低分子溶液。

      简单快速,常用于生产线上的质量监控。

      2. 动态测量法(振荡法)

      操作:以小振幅振荡转子,测量样品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进而分析粘弹性。

      特点:

      适用于胶体、聚合物溶液等粘弹性材料,可区分样品的弹性与粘性占比。

      常用于食品(如面团、果冻)、化妆品(如乳液)的流变特性研究。

      3. 剪切速率扫描法(Ramp 法)

      操作:按预设程序连续改变转速(剪切速率),记录对应的粘度变化曲线。

      特点:

      用于表征非牛顿流体的 “剪切稀化" 或 “剪切增稠" 特性,如番茄酱(剪切稀化)、淀粉糊(剪切增稠)。

      是科研中分析流体流变行为的核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