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 更新日期:2025-07-10      浏览次数:42
    •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主要用于测定润滑油在特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蒸发损失量,以下是其使用方法:

      一、实验前准备

      样品准备

      取适量待测试的润滑油样品,确保样品均匀、无杂质(若有杂质需过滤处理)。

      记录样品名称、型号等基本信息。

      仪器检查与调试

      检查测定仪的电源、加热装置、温控系统、冷凝系统是否正常连接,确保无松动或损坏。

      校准温控系统:根据实验标准(如 GB/T 7325、ASTM D972 等)设定所需温度(常见温度如 99℃、150℃、200℃等),确认温度显示准确。

      检查冷凝水:确保冷凝管通畅,连接好进出水管,开启冷凝水,调节水流速度至稳定状态。

      容器准备

      准备干净的蒸发皿(或样品杯),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烘箱中烘干(通常 105℃±2℃烘干至恒重)。

      取出烘干的蒸发皿,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精密天平称量其质量(记为 “空皿质量")。

      二、样品加载

      向已称量的蒸发皿中加入一定量的润滑油样品(通常为 50g±0.5g,具体量根据标准要求),再次用精密天平称量样品与蒸发皿的总质量(记为 “初始总质量")。

      将盛有样品的蒸发皿小心放入测定仪的加热腔内,确保放置平稳,避免样品洒出。

      三、实验操作

      设定实验参数

      根据实验标准设定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如某些标准中加热时间为 22h,具体以实际标准为准)。

      确认仪器的通风或惰性气体保护装置(若有)正常运行,部分实验需在特定气体氛围中进行。

      启动实验

      关闭加热腔门,启动测定仪,开始加热计时。

      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仪器运行状态,包括温度是否稳定、冷凝系统是否正常、样品是否有异常飞溅等,如有异常需及时停机处理。

      实验结束

      达到设定时间后,仪器自动停止加热,关闭电源,待加热腔温度降至接近室温(避免高温取放导致样品损失或烫伤)。

      小心取出蒸发皿,注意避免残留样品滴落,将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四、结果处理

      冷却后,用精密天平称量蒸发后样品与蒸发皿的总质量(记为 “残留总质量")。

      清理仪器:关闭冷凝水,断开电源,清理加热腔和实验台面,将用过的蒸发皿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五、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高温烫伤或样品接触皮肤。

      天平使用前需校准,确保称量精度符合要求(通常精确至 0.0001g)。

      不同型号的测定仪操作细节可能略有差异,使用前需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结合具体实验标准进行操作。

      通过以上步骤,可完成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测定,最终根据称量数据计算蒸发损失量(具体计算方式按标准执行,此处不涉及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