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台式浊度仪时,为保证测量精度、延长仪器寿命,需注意以下事项,涵盖使用前、操作中、维护保养及特殊情况处理等方面:
一、使用前注意事项
环境检查
放置仪器的台面需平稳、无振动,避免阳光直射、强电磁干扰(如远离大型电机、变压器),否则可能干扰光学信号。
环境温度需稳定(通常建议 15-30℃),湿度不宜过高(≤85%),潮湿可能导致光学部件发霉或电路故障。
仪器与耗材检查
确认电源电压与仪器额定电压匹配(如 220V±10%),电源线、插头无破损,接地可靠(避免静电干扰)。
检查光学部件(透镜、比色皿座)是否清洁,有无灰尘、指纹或划痕;若有污渍,需用镜头纸轻轻擦拭(禁用酒精、硬布等,防止损伤镀膜)。
比色皿需无裂纹、透光面无划痕,使用前确认是否匹配仪器(如石英 / 玻璃材质、光程是否对应)。
二、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样品准备
取样时避免剧烈搅拌产生气泡(气泡会散射光线,导致读数偏高),若有气泡需静置至消失后再测量。
样品需均匀(无沉淀或悬浮颗粒分层),浑浊样品需在测量前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晃动产生气泡)。
若样品温度与室温差异较大(如刚从冰箱取出),需先放置至室温再测量,避免比色皿外壁凝结水珠影响光路。
比色皿使用
拿取比色皿时需捏磨砂面(非透光面),避免指纹、油污污染透光面;若透光面被污染,需用镜头纸或无绒软布轻轻擦拭(禁用硬纸、毛刷,防止划伤)。
装样时液体体积需适中(通常约占比色皿容积的 2/3,确保液面高于光路中心),避免溢出污染仪器内部;若溢出,需立即用干布擦拭干净。
测量时需将比色皿的定位槽对准仪器的定位柱,确保放置平稳、光路对齐(否则可能导致读数偏差)。
校准与测量
必须定期校准:使用、更换光源、长期未用或测量精度异常时,需用标准浊度溶液(如福尔马肼标准液)校准。校准步骤严格遵循仪器说明书,通常包括 “空白校准"(用纯水或零浊度溶液)和 “多点校准"(不同浓度标准液)。
标准溶液需在有效期内使用,避光冷藏保存;使用前需恢复至室温,轻轻摇匀(避免沉淀),开盖后尽快使用(防止污染或挥发)。
测量时待仪器显示稳定后再读数(部分仪器需 3-5 秒稳定时间);同一样品建议测量 2-3 次,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三、维护与保养
日常清洁
测量结束后,立即倒出比色皿内样品,用蒸馏水冲洗 3-5 次,倒置晾干(或用无绒布吸干水分),存放于专用盒中(避免碰撞)。
仪器表面若有污渍,用干布或蘸少量清水的软布擦拭(禁用酒精、有机溶剂,防止腐蚀外壳或光学部件)。
长期存放
长期不用时,需断开电源,将仪器置于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定期(如每月)通电 30 分钟,防止电路受潮。
比色皿需单独存放,避免与硬物接触,防止透光面划伤;标准溶液需按要求冷藏,过期后及时更换。
光学部件保护
禁止触碰仪器内部的透镜、光源、检测器等光学部件,若有灰尘,仅用镜头纸轻轻拂去(不可擦拭,防止损伤镀膜)。
若仪器内部(如比色皿座)被液体污染,需断电后用干布吸干,再通风晾干,不可用电吹风直吹(避免高温损坏部件)。
四、特殊情况处理
若读数异常(如明显偏高 / 偏低),先排查:比色皿透光面是否清洁、是否正确对齐;样品是否有气泡;校准是否过期;标准溶液是否失效。
若仪器报错(如 “光源故障"“通讯错误"),先断电重启,若仍异常,联系厂家售后(禁止自行拆解内部电路)。
总之,台式浊度仪的核心是保证光学系统稳定、样品状态均一、操作规范,严格遵循说明书及上述注意事项,可有效确保测量准确性并延长仪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