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精密露点仪的操作步骤

精密露点仪的操作步骤

  • 更新日期:2025-09-03      浏览次数:27
    • 一、操作前准备

      仪器检查:观察精密露点仪外观是否存在破损、划痕,确认显示屏、按键无异常;检查仪器电池电量(或外接电源连接状态),确保电量充足(若为外接电源,需确认电源线插头牢固、电压匹配)。

      采样系统检查:查看采样管路是否有老化、开裂、堵塞情况,连接接头是否完好;若管路长期未使用,需用干燥惰性气体(如氮气)吹扫管路 1-2 分钟,去除管路内残留的湿气或杂质;根据被测气体特性,确认是否需要安装专用过滤器(如除尘、除油过滤器),避免杂质损坏仪器传感器。

      环境确认:确保操作环境无明显粉尘、腐蚀性气体,温度稳定在仪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通常为 5℃-40℃),避免强光直射或剧烈振动,防止影响测量精度。

      二、开机与预热

      开机:按下仪器电源键,等待仪器启动,显示屏会依次显示自检界面(如传感器初始化、系统参数检测),待自检完成后,仪器进入待机模式。

      预热:根据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不同型号的精密露点仪预热时间不同(通常为 10-30 分钟),预热期间不可进行测量操作;预热过程中可观察仪器显示屏,确认无报错提示(如 “传感器故障"“电量不足" 等),若出现报错,需先排查并解决问题后再继续。

      三、参数设置

      进入设置模式:在待机界面下,按仪器 “设置" 键,进入参数设置菜单,菜单通常包含 “测量模式"“单位选择"“采样流量"“数据存储间隔" 等选项。

      选择测量模式:根据需求选择 “连续测量"(持续监测并实时显示数据)或 “定点测量"(设定测量时间点,到达后自动采集数据),若为定点测量,需进一步设置测量次数、每次测量的间隔时间。

      单位选择:根据使用习惯或标准要求,选择露点温度单位(如℃、℉)或相对湿度单位(如 % RH),部分仪器还支持绝对湿度(如 g/m³)单位切换。

      设定采样流量:参考仪器说明书推荐的采样流量范围(通常为 0.5-2L/min),通过 “+"“-" 键调整流量值,流量需稳定在推荐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测量准确性。

      数据存储设置(可选):若需要保存测量数据,可设置数据存储间隔(如 1 分钟 / 次、5 分钟 / 次),并确认仪器存储空间充足,避免数据存储失败。

      四、采样系统连接与吹扫

      连接采样管路:将预处理后的采样管路一端连接到被测气体源(如设备排气口、气路系统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精密露点仪的 “进气口";若仪器有 “出气口",需将出气口管路连接到尾气处理装置(如通风橱、尾气收集袋),避免被测气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尤其是有毒有害气体)。

      管路密封检查:连接完成后,用肥皂水(或专用检漏液)涂抹在各接头处,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需重新拧紧接头或更换密封件(如 O 型圈),确保管路无泄漏(泄漏会导致外界空气进入,使测量值偏高)。

      管路吹扫:打开被测气体源阀门,调节气体流量至略高于仪器设定的采样流量,让被测气体流经管路 5-10 分钟(管路较长时可适当延长时间),目的是排出管路内残留的空气和湿气,确保进入仪器传感器的气体为纯净的被测气体。

      五、正式测量

      启动测量:待管路吹扫完成后,在仪器界面按 “开始 / 测量" 键,仪器进入测量状态,显示屏会实时显示露点温度(或其他设定单位)、采样流量、测量时间等数据。

      数据观察与记录:测量初期,数据可能会有波动,需持续观察,待数据稳定(通常为数据波动范围小于仪器允许误差,如 ±0.2℃露点温度,且持续 3-5 分钟)后,开始记录数据;记录时需完整填写测量时间、露点值、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采样流量等信息,若仪器支持自动存储,可通过 “查询" 键确认数据是否已正常存储。

      异常处理:测量过程中若出现数据突变、报错提示(如 “超量程"“流量异常"),需立即停止测量,关闭被测气体源阀门;检查采样管路是否堵塞、泄漏,确认被测气体压力是否在仪器允许范围内,排查问题后重新进行管路吹扫和测量。

      六、测量结束与设备整理

      停止测量:完成测量后,按仪器 “停止" 键,结束测量过程;关闭被测气体源阀门,等待管路内残留气体排出(约 1-2 分钟)。

      管路吹扫与拆卸:用干燥惰性气体(如氮气)吹扫采样管路和仪器进气口、出气口(约 3-5 分钟),去除残留的被测气体(尤其是腐蚀性、易燃易爆气体),防止仪器内部或管路腐蚀;吹扫完成后,依次拆卸采样管路,将管路、过滤器等配件清洗干净(若可清洗),晾干后收纳。

      仪器关机与维护:按仪器电源键,关闭仪器电源,拔掉外接电源线(若使用);用干净的软布擦拭仪器外观,去除灰尘和污渍;检查仪器传感器保护盖(若有)是否完好,盖上保护盖后,将仪器放入专用包装盒或储存柜中,储存环境需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高湿。

      数据整理:将测量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或仪器存储的数据导出)进行整理、归档,若需生成报告,需按照标准格式填写测量信息、数据结果、异常情况及处理方式等内容。

      七、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避免手部湿气、油脂污染仪器接口或传感器,影响测量精度。

      仪器需定期校准(通常每 6-12 个月,具体周期参考说明书),校准需由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确保仪器测量准确性。

      若被测气体为易燃易爆气体,操作环境需远离火源,禁止产生静电,仪器需具备防爆功能(确认仪器防爆等级符合现场要求)。

      避免仪器长时间处于高湿、高腐蚀性气体环境中,测量完成后及时吹扫,延长仪器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