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全自动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仪的工作原理

全自动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仪的工作原理

  • 更新日期:2025-10-16      浏览次数:16
    • 这个问题切中了发动机油低温性能检测的核心,全自动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仪的工作原理,本质是模拟发动机低温启动时的机油泵送环境,通过逐步降温与压力驱动,找到机油无法正常流动的临界温度。

      该仪器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四个核心步骤,全程由程序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干预。

      1. 样品准备与低温预处理

      将待测试的发动机油样品注入专用的样品管中,并确保样品管内无气泡,避免影响检测精度。

      仪器的低温恒温单元启动,将样品管及内部机油冷却至预设的初始低温(通常远低于预期边界温度),并保持恒温一段时间,让机油温度均匀稳定。

      2. 模拟泵送过程(压力驱动)

      恒温完成后,仪器的液压驱动系统开始工作。它会推动一个精密活塞,对样品管内的机油施加恒定压力(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压力值)。

      活塞以设定的速度(如 10mm/min)向前移动,尝试将机油从样品管的一端压送至另一端,这个过程模拟了发动机机油泵的工作状态。

      3. 边界温度判定

      仪器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活塞的移动距离。如果活塞能在规定时间内推动机油完成预设行程(如 50mm),说明此时温度下机油仍可正常泵送。

      若活塞无法完成预设行程,或移动速度远低于标准,系统会判定当前温度已低于机油的边界泵送温度,随即记录该温度值。

      部分仪器会采用 “逐步降温法",即从较高温度开始,每完成一次有效泵送就降低一定温度,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找到临界温度。

      4. 数据记录与结果输出

      整个测试过程中,温度、压力、活塞位移等数据会被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

      测试结束后,仪器自动分析数据,将判定出的 “边界泵送温度" 作为最终结果,通过显示屏或打印机输出,同时存储原始数据供后续查阅。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漆膜倾向指数测定仪的应用范围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