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滤点测定仪的核心工作原理是模拟低温环境与实际过滤工况,通过监测样品在逐步降温过程中的过滤性能,确定其冷滤点。
核心工作流程(分步骤解析)
样品预处理与装填
取规定体积(通常 20mL)的均匀样品,注入专用测试管中。
确保样品无气泡、无杂质,避免影响过滤准确性。
梯度降温模拟低温环境
测试管放入冷却浴(常用乙醇 - 干冰或机械制冷),按国标规定速率(如 1℃/min)降温。
降温过程中持续搅拌样品,保证温度均匀,贴合实际使用中油品的温度变化状态。
恒温过滤测试
当样品温度降至预设起始温度后,保持恒温 1 分钟。
启动真空系统,施加规定真空度(如 20kPa),让样品通过标准孔径的滤网(通常 45μm)。
记录样品过滤(或达到规定过滤体积)的时间。
冷滤点判定
若样品在该温度下能在规定时间内(如 60 秒)完成过滤,继续降温重复测试。
当样品因蜡晶析出堵塞滤网,无法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时,该温度即为样品的冷滤点。
关键设计逻辑
严格复刻实际使用场景:低温环境、流动阻力(真空度)、过滤介质(滤网孔径)均对标油品在发动机、管路中的真实状态。
通过 “降温 - 过滤" 的循环测试,精准捕捉油品因蜡晶析出导致流动性能突变的临界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