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颗粒污染度检测仪作为石油化工行业油液洁净度检测的关键设备,其组成围绕 “精准采样、稳定检测、数据可靠" 核心需求设计,各模块协同实现颗粒数量、尺寸的定量分析,具体组成如下:
1. 核心检测模块
颗粒传感器:仪器核心部件,主流采用激光遮光法 / 光散射法传感器(符合 ISO 11171 标准),通过激光束照射油液样品,捕捉颗粒遮挡激光产生的光信号变化,精准识别颗粒尺寸(通常覆盖 1μm~100μm)和数量,传感器的分辨率直接决定检测精度。
采样系统:包含进样口、高精度蠕动泵 / 注射泵、样品管路,负责将油液样品匀速、无扰动地输送至检测区域,泵体流速可控(如 0.1~10 mL/min),管路采用耐油、惰性材料(如 PTFE),避免污染样品或吸附颗粒,确保采样代表性。
2. 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
信号处理器:将传感器输出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后,提取颗粒尺寸和数量特征数据,具备抗干扰设计,保障数据稳定性。
嵌入式主控单元:搭载工业级单片机或 PLC,内置颗粒计数算法(符合 GB/T 18854、ISO 4406 等标准),实现数据计算、结果存储、参数设置等功能,支持多通道数据并行处理。
3. 操作与显示模块
人机交互界面:主流配置触摸屏(部分含物理按键备份),支持参数设置(如检测阈值、采样体积、校准参数)、检测过程实时显示、历史数据查询,界面设计贴合工业操作习惯,简洁易懂。
状态指示灯:包含电源、采样、检测、故障等指示灯,直观反馈仪器工作状态,方便快速排查问题。
4. 校准与标准保障模块
校准组件:内置校准接口和标准颗粒校准程序,支持使用 NIST 可溯源标准颗粒(如 PSL 聚苯乙烯小球)进行零点校准、量程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标准阈值设定单元:预设 ISO 4406(如 14/12/9)、NAS 1638、SAE AS4059 等行业通用污染度等级标准,可直接匹配检测结果与等级判定。
5. 辅助功能模块
样品预处理单元:含脱气装置(去除油液中气泡,避免气泡误判为颗粒)、过滤预处理接口(可选,针对高污染油液进行预过滤,保护传感器),保障检测环境稳定。
温控系统:部分高精度机型配备恒温模块,将检测区域温度控制在 20℃±2℃(或可调范围),避免温度变化导致油液粘度波动影响检测结果。
数据存储与输出模块:内置存储芯片(可存储 10 万 + 组检测数据),支持 USB、以太网、RS232/485 等接口,可导出检测报告(含颗粒尺寸分布、污染度等级、采样时间等信息),兼容实验室 LIMS 系统数据对接。
6. 基础保障模块
电源系统:支持 AC 220V±10%(50/60Hz)宽电压输入,内置稳压、过流、过压保护电路,确保仪器在工业电网波动环境下稳定工作。
防护外壳:采用冷轧钢板喷塑或铝合金材质,具备防尘、防溅、抗震动设计(符合 IP54 防护等级),适应实验室、车间现场等多种使用场景,保护内部精密组件。
废液回收装置:含废液瓶、回流管路,实现检测后样品的集中回收,避免油液泄漏污染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各组成部分严格遵循石油化工行业对检测设备的 “耐油、抗干扰、高重复性" 要求,通过模块化设计,既保障了检测精度(如颗粒计数重复性误差≤±2%),又便于后期维护和校准,适配液压油、润滑油、燃油等各类石油产品的洁净度检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