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溶解度的测定标准主要依据不同国家或行业的技术规范,核心目的是通过特定溶剂(如三氯乙烯、甲苯)检测沥青中不溶物含量,以评估材料纯度和质量。以下是国内外主要标准的详细说明:
一、中国标准
GB/T 11148-2008《石油沥青溶解度测定法》
适用范围:石油沥青在三氯乙烯中的溶解度测定,不适用于改性沥青。
方法原理:将沥青溶解于三氯乙烯,通过玻璃纤维滤纸过滤,干燥并称量不溶物,计算溶解度(可溶物质量占比)。
技术要点:
溶剂为三氯乙烯,需使用古氏坩埚或玻璃纤维滤纸过滤。
结果表示:溶解度大于 99.0% 时精确至 0.01%,否则精确至 0.1%。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 0607
适用范围: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溶解度测定。
方法特点:
采用三氯乙烯为溶剂,分析天平感量需≤0.1mg。
针对改性沥青,需控制脱水温度(软化点以上 90℃),避免高温导致沥青老化。
GB/T 15180-2000《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质量控制:将溶解度(≥99.0%)作为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关键指标,引用 GB/T 11148 作为测试方法。
二、国际标准
ASTM D2042-22《沥青材料在三氯乙烯中溶解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沥青材料(不含焦油及高度裂化产品)在三氯乙烯中的溶解度测定。
方法要点:
使用玻璃纤维滤纸或古氏坩埚过滤,烘箱温度控制在 110±5℃。
不溶物包括矿物质、沥青质沉淀等,溶解度反映沥青的有效胶结成分含量。
EN 12592:2014《沥青和沥青粘合剂 溶解度的测定》
适用范围:几乎不含矿物质的沥青粘合剂,使用甲苯作为标准溶剂。
与其他标准差异:
溶剂不同(甲苯 vs 三氯乙烯),溶解度结果可能因溶剂极性差异而不同。
主要用于欧洲市场的沥青质量评价,尤其适用于从沥青混合料中回收的沥青粘合剂。
三、其他相关标准
SH/T 0425《石油沥青蜡含量测定法(蒸馏法)》
间接关联:蜡含量过高可能影响沥青溶解度,该标准用于蜡含量测试,与溶解度共同作为沥青质量控制指标。
GB/T 4507《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
辅助作用:软化点与溶解度均为沥青基本性能指标,常结合使用以全面评估沥青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