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台式PH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台式PH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 更新日期:2025-08-20      浏览次数:29
    • 台式 PH 分析仪的核心功能是测量溶液的酸碱度(PH 值),其工作原理主要依赖电极对氢离子的敏感性及电位信号的转换与处理,具体过程如下:

      核心组件:电极系统

      分析仪的关键是 PH 电极(通常为复合电极,集成了 “玻璃电极" 和 “参比电极")。

      玻璃电极的头部有一层特殊玻璃膜,这层膜对溶液中的氢离子(H⁺)非常敏感。当玻璃膜接触溶液时,膜内外因氢离子浓度不同,会形成一个微小的电位差,且这个电位差会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而改变(氢离子越多,电位差变化越明显)。

      参比电极则提供一个稳定不变的基准电位,作为对比基准,让玻璃电极产生的电位差有明确的参考标准。

      信号转换与处理

      玻璃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会被分析仪内部的电路系统捕获,电路将这个微小的电位信号放大、处理后,转化为与 PH 值直接相关的电信号。

      温度补偿(关键辅助)

      溶液温度会影响氢离子的活动能力,进而影响电极的电位信号。因此,分析仪通常配有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溶液温度,并通过内部程序对测量信号进行调整,抵消温度对结果的影响,确保 PH 值测量更准确。

      结果显示

      经过处理和温度补偿后的信号,最终被转换为具体的 PH 值,通过显示屏直接呈现给用户。

      简言之,台式 PH 分析仪通过敏感电极感知溶液中氢离子的多少,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位信号,再经处理和补偿后,直观显示出溶液的 PH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