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前准备
仪器检查:确认设备电源、气路连接正常,无泄漏;检查加热系统、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泡沫高度刻度管是否完好,样品杯、导管等部件清洁干燥。
样品准备:取待测试样(如润滑油、液压油),按标准要求脱水、过滤(去除杂质),将样品温度调节至与实验室环境温度(23±5℃)平衡,备用。
环境校准:确保实验室温度稳定(23±5℃)、无强气流干扰,检查仪器水平放置,避免振动影响测试精度。
二、开机与参数设置
接通仪器总电源,启动主机,等待控制系统自检完成。
按测试需求设置参数:
设定测试温度(高温工况常用 40℃、80℃、100℃,按产品标准或客户要求选择);
设定搅拌速度(标准要求 900r/min,部分机型可按标准微调);
设定起泡时间(通常 5min,符合标准规定)、消泡时间记录阈值(默认泡沫消失或残留≤5mL)。
启动加热系统,让样品杯预热至设定温度,恒温 30min(确保测试环境温度稳定)。
三、样品加注与气路调试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 500mL 平衡后的试样,缓慢注入预热后的样品杯(避免产生气泡),确保样品液面与刻度线对齐。
安装样品杯盖,连接气路导管,开启载气(通常为干燥空气),调节气体流量至标准要求(如 10±0.5L/h),保持气路通畅无泄漏。
四、测试运行与数据记录
启动搅拌装置,同时开始计时(起泡阶段),观察泡沫生成情况,确保搅拌桨浸入样品液面下,无溅液现象。
达到设定起泡时间后,停止搅拌,立即记录此时泡沫最大高度(读取泡沫顶端对应的刻度管数值,单位:mm)。
保持气路持续供气(或按标准要求关闭气路,依测试方法而定),开始记录消泡时间:从搅拌停止起,每隔规定时间(如 1min、5min、10min)记录泡沫高度,直至泡沫消失(或达到设定的消泡时间上限,如 30min)。
测试过程中实时监控温度,确保样品杯内温度保持在设定值 ±1℃范围内,若温度波动超差,仪器自动报警,需排查后重新测试。
五、测试结束与设备清理
测试完成后,先关闭气路、加热系统,停止主机运行,待样品杯冷却至室温(≤60℃)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取出样品杯,倒掉试样,用溶剂(如石油醚、无水乙醇)清洗样品杯、搅拌桨、刻度管、导管等接触部件,烘干或晾干备用(避免残留影响下次测试)。
关闭仪器总电源,断开气路,整理实验台面,记录测试数据(包括样品名称、测试温度、起泡高度、不同时间点消泡高度、最终消泡时间等)。
六、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佩戴耐高温手套,避免高温部件烫伤;样品若为易燃品,实验室需远离火源,做好防火措施。
样品加注时需缓慢操作,防止气泡提前生成,影响泡沫高度测量准确性。
每次测试后必须清洁部件,避免不同试样交叉污染;定期校准温度传感器、气体流量计、搅拌速度,确保仪器精度。
若测试过程中出现泡沫异常(如不起泡、消泡过快 / 过慢),需检查样品是否变质、参数设置是否合规,必要时重新取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