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的操作方法

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的操作方法

  • 更新日期:2025-08-22      浏览次数:21
    • 便携式溶解氧分析仪是用于快速测量水样中溶解氧含量的仪器,其操作需遵循 “准备 - 校准 - 测量 - 收尾" 的流程,核心是保证电极状态和校准准确性,以下是通用操作方法(具体以仪器说明书为准):

      一、开机前准备

      仪器检查

      确认主机电池电量充足(低电量时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显示屏、按键功能正常。

      检查溶解氧电极:电极膜(前端透气膜)是否完好(无破损、无气泡),内部电解液是否充足(无浑浊、无结晶,不足时补充专用电解液)。

      新电极或长期未用的电极需提前活化:将电极浸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 1-2 小时,使膜充分湿润。

      样品与环境准备

      水样需现场采集(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溶解氧变化),采样时避免剧烈搅动(防止气泡混入)。

      记录测量环境的温度、气压(部分仪器可自动检测,无自动功能时需手动输入,用于溶解氧浓度的温度 / 气压补偿)。

      二、校准(关键步骤,影响测量精度)

      校准目的是让仪器识别 “已知溶解氧浓度" 的基准,常用空气校准法(推荐,操作简便)或标准液校准法。

      1. 空气校准法(适用于大部分场景)

      将电极从保存液中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滤纸轻轻吸干电极表面水分(勿擦膜,避免损坏)。

      保持电极头部(膜部分)暴露在清洁空气中,远离风扇、热源、阳光直射(避免气流干扰)。

      开机,进入 “校准模式",选择 “空气校准"(仪器会根据当前温度、气压自动计算饱和溶解氧值,如 25℃时约为 8.24mg/L)。

      等待读数稳定(通常 1-3 分钟,屏幕显示 “稳定" 或 “Ready"),按 “确认" 键完成校准。

      2. 标准液校准法(高精度需求时)

      准备已知浓度的溶解氧标准液(如 0mg/L 亚硫酸钠溶液、饱和溶解氧标准液),将标准液倒入洁净烧杯,温度与环境一致。

      电极冲洗后浸入标准液(膜浸没,避免触碰杯壁),轻轻搅拌使溶液均匀。

      进入 “校准模式",选择 “标准液校准",输入标准液浓度值。

      待读数稳定后按 “确认",完成校准。

      三、样品测量

      将待测水样倒入洁净烧杯(或直接在采样容器中测量),避免水样溢出或产生气泡。

      电极冲洗后(用待测水样润洗 1-2 次,减少污染),缓慢浸入水样中(膜浸没,深度约 1-2cm,勿触碰容器底部 / 壁)。

      轻轻搅拌水样(或让电极自然放置 10-30 秒),使电极周围水体与整体均匀(避免局部溶解氧差异)。

      等待屏幕读数稳定(数值不再波动,部分仪器有 “稳定" 提示),记录显示的溶解氧浓度(单位通常为 mg/L 或 ppm)。

      同一水样建议测量 2-3 次,取平均值(减少偶然误差)。

      四、结束操作与维护

      测量完成后,关闭仪器电源。

      电极处理:用蒸馏水冲洗电极,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勿擦膜)。

      短期存放(1-3 天):将电极浸入专用电解液或蒸馏水中(膜浸没,防止膜干燥)。

      长期存放:取下电极保护帽,吸干电解液,干燥保存(避免膜受潮老化)。

      清理仪器表面,将主机、电极、校准液等配件收纳整齐。

      注意事项

      电极膜易破损,操作时避免碰撞、刮擦;若膜破损,需及时更换新膜并补充电解液。

      溶解氧受温度影响显著(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需确保仪器开启 “自动温度补偿"(无自动功能时手动输入温度)。

      污水或含大量杂质的水样需先过滤,避免污染电极膜(导致读数漂移或失效)。

      不同品牌仪器(如哈希、梅特勒、雷磁等)操作细节可能略有差异,建议结合具体说明书操作,确保测量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