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运动粘度测定仪的校准需依据GB/T 265-200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执行,核心围绕温度控制、粘度计、计时系统三个关键模块展开。
1. 温度控制系统校准
温度是影响粘度测定的核心因素,需确保仪器控温精度符合要求。
准备标准工具,选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或经检定合格的铂电阻温度计,其精度需高于被校准仪器。
将标准温度计插入仪器的恒温浴中,确保感温部分浸没在传热介质(如硅油)中,且不接触容器壁。
设定仪器至常用校准温度(如 40℃、100℃),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标准温度计与仪器显示温度的差值。
重复测量 3 次,计算平均误差,若误差超过 ±0.1℃,需调整仪器的温度控制系统。
2. 粘度计校准
粘度计(通常为毛细管粘度计)的精度直接决定测定结果,需使用标准粘度油进行校准。
选择与仪器测量范围匹配的标准粘度油,其粘度值需经国家计量机构检定,且证书在有效期内。
按照仪器操作规范,将标准粘度油注入清洁干燥的毛细管粘度计中,排除气泡后放入恒温浴。
待油样温度稳定后,测量标准粘度油通过粘度计毛细管的时间,重复测量 3 次,计算平均时间。
根据标准粘度油的已知粘度值和测得的平均时间,计算仪器的测定误差,若误差超过 ±2%,需更换或修复粘度计。
3. 计时系统校准
计时系统的准确性影响时间测量结果,需使用秒表校准仪进行验证。
采用0.01 秒精度的秒表校准仪作为标准工具,连接仪器的计时信号接口(若有)或直接对比人工计时与仪器计时。
设定仪器进行计时测试,记录仪器显示的时间与校准仪显示的标准时间,重复测量 5 次。
计算每次测量的时间误差,若最大误差超过 ±0.1 秒,需校准仪器的计时电路或更换计时模块。